混凝土排水管的抗滲性能會因生產過程中振搗不充分而顯著下降。接下來,曲靖東星耀水泥制品廠家將從振搗對混凝土排水管抗滲性能的影響機制、實際表現及改善措施三方面展開分析:
一、振搗不充分對抗滲性能的影響機制
孔隙率增加
混凝土內部存在大量毛細孔和微裂縫,振搗的目的是通過機械作用排除混凝土中的氣泡和多余水分,使骨料、水泥漿體緊密結合。若振搗不充分,混凝土內部會殘留大量未排出的氣泡和水分,形成連通孔隙。這些孔隙成為水分滲透的通道,導致抗滲性能顯著下降。
密實度降低
振搗可使混凝土內部骨料分布均勻,減少離析現象。若振搗不足,骨料易發生下沉,導致局部區域水泥漿體富集,而其他區域骨料堆積,形成“蜂窩狀”結構。這種不均勻性會降低混凝土的密實度,增加滲水風險。
界面過渡區薄弱
混凝土中骨料與水泥漿體的界面過渡區是薄弱環節,振搗可改善界面結合,提高密實性。振搗不充分會導致界面過渡區存在微裂縫或孔隙,水分易沿界面滲透,進一步降低抗滲性能。
二、振搗不充分對抗滲性能的實際表現
滲水試驗不合格
根據相關標準(如GB/T 11836-2009《混凝土和鋼筋混凝土排水管》),混凝土排水管需通過抗滲試驗。振搗不充分的排水管在試驗中易出現滲水現象,甚至在較低水壓下即發生滲漏,無法滿足工程要求。
結構耐久性下降
抗滲性能下降會導致外部水分和有害物質(如氯離子、硫酸鹽)滲入排水管內部,加速鋼筋銹蝕和混凝土碳化,縮短排水管的使用壽命。
工程質量隱患
在地下工程或水利工程中,若排水管抗滲性能不足,可能導致管體滲漏,影響周邊土壤穩定性,甚至引發地基沉降、道路塌陷等嚴重問題。
三、改善措施與建議
優化振搗工藝
選擇合適的振搗設備:根據排水管規格選擇插入式振搗器或附著式振搗器,確保振搗覆蓋。
控制振搗時間和頻率:一般振搗時間控制在10-30秒,以混凝土表面泛漿、無明顯氣泡逸出為宜。避免過振導致離析。
分層振搗:對于大直徑排水管,應分層澆筑并逐層振搗,確保每層混凝土密實。
加強原材料與配合比控制
優化配合比:降低水灰比,使用減水劑減少用水量,提高混凝土密實性。
摻加礦物摻合料:如粉煤灰、礦渣粉等,可填充混凝土內部孔隙,改善抗滲性能。
選用骨料:控制骨料粒徑和級配,減少孔隙率。
加強生產過程質量控制
制定標準化操作規程:明確振搗工藝參數,對操作人員進行培訓。
加強過程檢驗:采用超聲波檢測、鉆孔取芯等方法,對排水管密實度進行抽檢。
建立質量追溯體系:對每根排水管的生產記錄進行存檔,便于問題追溯。
改進養護工藝
延長養護時間:混凝土排水管成型后應進行保濕養護,養護時間不少于14天。
采用蒸汽養護或覆膜養護:加速水泥水化,提高早期強度和密實性。